目前,生物制造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将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引擎之一,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支持。
作为生物制造重要的底层技术,合成生物能够突破原有生物系统的限制,创造出更加符合产业化的新型生物系统,加速科技成果的工业化进程,备受市场关注。
极高的科技门槛,使得高校孵化、教授创业成为合成生物初创公司的重要来源,此前智药局曾统计过,出身高校/研究所的合成生物企业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可以确定的是,随着产学研用进一步深度融合,高校和科研院所们,将为行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智慧和活力。
因此,我们专门对国内合成生物领域的重点高校和研究院所进行总结梳理(注:排名不分先后),希望能够呈现出目前中国合成生物五大科研集群现状,如有错漏敬请指出。
深圳:三院共建,强势崛起
深圳正孕育着生物制造领域的“中国版肯德尔广场”,而想要达成这一目标就必须打造国际顶尖的科研团队。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先进院”)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市人民政府及香港中文大学于2006年共同建立,目前先进院已设立9个研究所,形成了一支超4700人的科研团队,累计承担科研经费达135亿元,申请专利近9000件,发表论文万余篇。
其中,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合成所”)成立于2017年12月,是先进院的第七个研究所,也是国内首个合成生物学研究所,专注于人造生命元件、基因线路、生物器件、多细胞体系等的合成再造研究。
合成所下设七大研究中心: 合成生物进化研究中心、合成微生物组学研究中心、合成基因组学研究中心、合成免疫学研究中心、合成生物化学研究中心、材料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和细胞与基因线路设计中心 。
目前,合成所已汇聚了包括赵国屏(中国科学院院士)、田志刚(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陈立(定量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赵乔(广东省合成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等多名海内外领军科学家以及众多青年骨干。
2019年,先进院与合成所以“院所共建”的形式成立非法人科研机构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下称“深圳合成院”)。
深圳合成院是深圳市政府花费5年,投资7.5亿元建设的深圳十大基础研究机构之一,核心参与单位是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和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
深圳合成院是亚洲合成生物学协会(ASBA)总部、国际合成生物设施联盟(GBA)发起方之一,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合成生物学分会、深圳合成生物产业创新联盟、深圳市合成生物学协会等也都挂靠于该院。
2020年,深圳合成院成立国内首支合成生物产业基金“星博生辉合成生物产业基金”,培育和引进优质合成生物学初创企业落地深圳。
由合成院牵头建设的全球最大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已经投入使用,这是全球领先的智能化生命系统设计与制造平台。
据统计,深圳合成院研究团队规模近1100人,是全球最大的合成生物学团队,50余位课题组负责人中,80%是国家级人才。
今年5月,教育部正式批复设立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则是深圳理工大学创校六大学院之一,院长为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合成生物学分会主任张先恩。
据悉,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将与合成所和深圳合成院深度融合发展,并深入参加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和定量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建设。
目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共建共享、融合发展,已成为中国合成生物领域一支重要的研究力量。
天津:一校一所,国际顶尖
生物制造产业已经天津市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目标之一便是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合成生物创新策源地。
为此,当地正在推动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合成生物学前沿科学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这两个项目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和天津大学牵头。
成立于2012年的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天工所”)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从事生物技术创新推动工业领域生态发展的科研机构。
天工所创始所长为马延和,主要从事极端微生物与生物工程的研究与应用,曾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863计划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围绕“以可再生碳资源替代化石资源、以清洁生物加工方式替代传统化学加工方式、以现代生物技术提升产业水平”的三大战略主题,天工所重点开展“工业蛋白质科学与生物催化工程、合成生物学与微生物制造工程、生物系统与生物工艺工程”三个领域方向的研究。
截至2024年6月,研究所共有研发队伍逾千人,其中在职职工549人,研究生675人,领域带头人85%具有海外留学工作经历,承担了各类科研项目1180余项。
其中,二氧化碳合成淀粉是举全所之力推动的重大项目,2021年9月,天工所实现了国际上首次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人工合成,获得广泛关注。
德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曼弗雷德·雷兹称该项研究将天工所推向了国际顶尖水平。
而在技术转化方面,天工所同样成绩耀眼,在生物医药、化工产业、纺织、发酵等领域与28个省市250余家企业签署许可、委托、合作等协议410项。
早在2006年,天津大学就进军合成生物领域,是我国最早开展合成生物学研究的机构之一,围绕合成生物学主要研究方向,已形成了包括院士、长江、杰青、青千、优青等组成百余人的研究队伍。
2012年,天津大学与武清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天津大学合成生物前沿研究院,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元英进领衔,集前沿技术研发、产业促进、技术服务、人才培养于一体。
研究院现有建有2万平米的产业服务平台:5000平米GLP实验动物中心、小试、中试到生产的人工细胞工厂构筑平台及生物合成全流程自动化平台。
2018年,教育部对 天津大学合成生物学前沿科学中心 予以立项建设,目标是建成具有国际“领跑者”地位的创新中心和人才摇篮。
根据规划,经过5-10年的建设,天津大学合成生物学前沿科学中心将在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培养一支300人左右以年轻科学家为主的创新团队。
截至目前,天津大学合成生物前沿研究院已与武汉嘉必优、浙江新化、浙江医药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并孵化培育了番茄红素、香茅醇等一批可产业化的科技成果。
北京:高校林立,创新策源
在加快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的行动计划中,北京市提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这一目标。
作为中国最顶尖的学府,清华大学在合成生物的研究已有二十余年历史,并于2015年创建了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
信息显示,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整合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药学院、化工系、化学系、自动化系和清华长庚医院资源,中心主任为知名科学家陈国强教授。
中心骨干主持了我国10项合成生物学973项目中的2项、以及唯一的生物信息学973项目,近年来在国际高水平杂志发表论文120篇以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和国家发明二等奖一项。
与此同时,该中心还转化了十几个公司,公司总估值超过100亿,显示出在技术成果转化方面的强大实力。
同样在合成生物领域深耕的高校还有北京化工大学,凭借化工领域的深厚积累,学校打造了一批相关的优势学科和研究中心。
其中,北化的生物工程是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重点学科,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进入顶尖行列。
该校还拥有 国家能源生物炼制研发中心、北京市生物加工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生物安全高精尖中心、教育部生物炼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软物质高精尖中心——合成生物学分中心、北京化工大学环渤海生物产业研究院 等。
学校现任领导班子也十分重视合成生物,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天伟是合成生物/生物制造领域的权威专家,曾在多个场合分享过他对该领域未来发展的深刻见解。
近年来,北化加快了在合成生物领域的技术转化与产业协同,目前已与昌平区政府、朗坤环境、金发科技、华熙生物等多家单位展开合作。
除开高校资源外,作为首都,北京承接了许多国家级研究任务,昌平实验室、国家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和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等“国字头”机构亦成为当地科研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国内发源,敢为人先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勇立潮头、敢为人先,成为上海40多年来快速发展的鲜明特征,在合成生物领域也同样如此。
国内首个“人造生命”(合成生物学)科技路线图、国内首个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国内首个合成生物学战略研究项目、国内首个区域产业联盟(上海合成生物学创新战略联盟)等多个“首个”都出自上海。
2008年,赵国屏院士组建的中国科学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目前该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四十余人,其中研究员14人、副研究员6人、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实验师4人。现任实验室主任为覃重军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杨胜利院士。
经过最初10年的探索与沉淀,实验室产出了4大研究成果,在真核生物起源、植物氮代谢平衡机制、天然化合物合成和关键技术的颠覆性突破取得重大进展。
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获科技部批准建设,并于2013年通过建设验收正式运行。
目前,该实验室由邓子新院士担任主任,赵国屏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拥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13人次、千人、杰青、长江、万人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3人次、“四青”等国家级青年人才21人次。
近五年来,实验室先后承担了包括重大、重点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200余项,发表SCI论文近700篇,获得省部级一等奖8项。
2015年,由杨胜利、邓子新、赵国屏三位院士联合倡导的上海合成生物学创新战略联盟成立,首批理事单位包括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与细胞研究所 等13家单位。
成立至今,上海合成生物学创新战略联盟已形成以7位院士领衔、数十位领军人物和青年精英的研究群体。
近年来,乘着政策鼓励扶持的东风,上海扎实的科研资源正在加快产业化的脚步。
2023年9月,由赵国屏院士及其团队与张江集团共同发起成立的上海张江合成生物创新中心正式揭牌,该中心集创新孵化、技术平台、产品转化、天使投资、监管科学、展示交流于一体,共同探索合成生物培育与赋能新模式。
根据规划,中心将建设1个生物铸造厂、1个专业孵化器、1支天使投资基金以及建立1套助力研审联动的机制。
今年4月,上海张江合成生物创新中心与多家国内外知名机构进行了集中签约,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杭州:四大平台,强强联盟
2023年9月,杭州出台了全国首个支持合成生物产业的市级专项政策——《关于支持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
其中强调,推动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西湖大学合成生物学与生物智造中心、中国科学院医学所医用合成生物学中心、浙江工业大学生物有机合成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成立于2019年,是由杭州市政府和浙江大学合作共建的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聚焦功能材料、电子信息、微纳智造、合成生物、生态环保五大重点攻关领域。
今年7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颀正式加盟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受聘为科创中心合成生物领域首席科学家。
科创中心下设生物与分子智造研究院,聚焦人工生命和新分子创制与应用中的工程问题。
生物与分子智造研究院目前有各类人员191人,其中在职人员114人,博士后51人,平台工程师13人。在职人员中,973首席/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5人、国家级青年人才8人。
生物与分子智造研究院下设 合成生物所、分子智造所、AI交叉中心和平台装置、综合保障等机构 ,重点建设两个自动化科学装置(基于合成生物学的iBioFoundry和基于分子智造的iChemFoundry),受到浙江大学化工学院的全力支持。
2021-2022年研究院共发表包括Science、Cell等在内的高水平论文近80篇,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多项。
2024年7月,由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牵头的“浙江省合成生物产业技术联盟”成立,联合省内合成生物产业链相关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投资机构等50多家单位,为浙江省合成生物产业提供智力、技术和人才支撑。
2022年11月,西湖大学合成生物学与生物智造中心正式启用运行,德国工程院院士、合成生物学及生物工程讲席教授曾安平任中心创始主任。
该中心以工学院为依托,联合生命学院和理学院共同建设,其领衔者曾安平教授的研究方向,包括工业生物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蛋白质工程、系统代谢及合成生物学等。
曾安平实验室聚焦碳1-碳x代谢系统的调控机制及人工设计,并由此延伸出碳1-碳X合成生物学基础、绿色化合物生物智造、催化软物质合成生物学、生物医药及生物材料智造四大方向。
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成立于2019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是中国科学院首个以医学命名的直属研究机构,也是浙江省重点引进和打造的生命健康科创高地主平台。
医学所现有在所师生700余人,汇聚了谭蔚泓、杨焕明等多个院士团队,科研骨干中国家级人才入选者占比1/3,省级人才占比2/3,具有海外名校研修经历者占比70%,职工平均年龄32岁。
目前,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已经设立了合成生物学中心,专注于医学合成生物学的研究与发展。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有机合成重点实验室由浙江工业大学联合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郑裕国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围绕生物有机合成中“功能蛋白质设计与改造”、“细胞工厂构建与调控”、“生物有机合成过程耦合与集成”等方向开展研究。
据悉,实验室主要依托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作为浙江省第一个和全国较早设立生物工程学科和专业的学院,现有教职工118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
近年来,学院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绿色生物制造”重点专项项目、国家973 计划课题、国家863计划项目等重大国家级项目,同时也承担了企业委托与合作开发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建成工业化生产装置和生产线30多条。
—The En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